康农种业公司3条生产线马力全开备战春耕 日均50吨“金种子”销往大西南
2月19日,走进位于长阳经济开发区的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玉米种子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行,工人们正忙着包装、搬运种子,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
“为确保春耕备耕用种,农历大年初八员工全部到岗复工,三条玉米种子生产线开足马力,每天生产种子达10万公斤。”康农种业总经理彭绪冰介绍,春节以来,每天有50吨左右种子发往西南市场,向黄淮海市场的供货也已启动。“预计今年种子生产量达3.5万吨,创产值10亿元。”
在康农种业种子检验室里,智能光照培养箱中的玉米种子已经破土而出,技术人员正在分批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确保为种植户提供高产、优质的种子。“现阶段科技研发投入资金占到了总营收的6%,高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今年公司计划通过国家审定品种10个。”彭绪冰透露。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康农种业主要从事玉米、魔芋、中药材种子的研发与生产。公司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力守好农业“芯”。他们深耕山区玉米种子领域,陆续在抗病、耐旱、耐高温、抗倒伏玉米育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培育出100多个玉米新品种,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玉米种子遍及国内市场。2024年1月,康农种业在北交所挂牌上市,填补了湖北上市种业企业的空白。
得益于玉米种子在山区优异的表现,康农种业成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西南山区“玉米种业之王”,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杂交玉米种子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九成以上。目前,公司除在省内建设了1万亩规模化种子生产基地外,还在新疆、西藏、甘肃、宁夏、云南等地建起6万亩玉米良种制繁基地。
“上市募集的资金,我们主要用在了科研与生产投入上。2024年荣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就是佐证之一。”彭绪冰表示,公司将着眼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扎根湖北、立足西南,将业务区域逐步拓展到北方春播区和黄淮海夏播区。同时,积极在缅甸、老挝、柬埔寨、巴基斯坦、安哥拉等20多个国家开展品种试验,以品种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对外贸易步伐。(来源:三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