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共宜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 关于七届市委第六轮巡察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日期:2024-12-09 16:55来源:宜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责任编辑:周露阅读量:

  根据市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2024年3月15日至4月30日,市委第二巡察组对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以下简称市经信局)党组开展了专项巡察。2024年6月4日,市委巡察组向市经信局党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集中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巡察整改组织领导情况

  一是提升站位抓整改。市经信局党组坚持把巡察整改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落实,召开巡察整改工作专题会,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措施和任务清单,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

  二是强化领导抓整改。成立党组书记为组长、党组成员任副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整改工作。先后召开局党组会议、专题办公会议6次,听取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和突出问题治理情况,研究推进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工作。

  三是务求实效抓整改。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坚决扛牢巡察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自觉履行“一岗双责”,主动认领,定期分析,靠前指挥,研究推进整改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事项、重要问题及时向分管市领导、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组汇报,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整改结果经得起检验。

  二、整改进展情况及成效

  1.关于学深悟透有差距”问题

  整改情况:市经信局党组通过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党组会专题学习、邀请专家辅导授课等多种方式,持续深入组织系统学习。

  2.关于“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用力不够”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编制《宜昌市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规划》《宜昌市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地标行动方案(2023-2030年)》等政策文件。二是聚焦“3+2”主导产业,开展宜荆荆磷化工循环产业集群申报、湖北磷化工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荐“宜昌造”设备产品进入省“两新”供给清单、落实生物医药产业政策资金等一批重点举措,主导产业发展成效进一步凸显。三是宜化化机装备、安琪生物、人福大健康、东阳光胰岛素、稻花香万吨馫香型基地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按进度计划稳步推进。四是“一企一策”持续助企纾困解难,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消博会、全省2024“制造翘楚”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等重大展会,开展产销对接活动34场次,一批企业实现纾困。

  3.关于“实施产业倍增工程成效不明显”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布局初步形成。纬景储能、中清智慧光伏二期等一批电池项目进入试生产。邦普时代、山东海科、金力等企业落户宜昌,初步形成全产业链发展集聚区。二是新能源电池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楚能新能源、欣旺达东风一期项目建成产能70GWh。三是推动传统车企向智能网联汽车转型。广汽乘用车宜昌分公司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4.针对“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力度不够”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制定全市工业领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完成“免申即享”项目摸底,正按程序推进资金兑现工作;二是组织中小企业上云服务宣贯、2024“制造翘楚”宜昌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活动。宜昌成功入围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支持邦普循环等10家企业申报5G全连接工厂;三是1-7月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同比增长28%,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5.关于“完善‘延链强链’机制有不足”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编制宜昌市《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储备项目清单》、《装备制造企业供给产品清单》,推荐115种产品进入《湖北省工业领域部分设备及产品供给清单》;二是依托宜昌科创供应链平台,支持三峡大学团队开展高效率制冷装备科研课题产业化,研制出三种样机;三是引导广乘宜昌分公司及22家配套企业入驻长江“车百链”平台,会同猇亭区启动市级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平台建设;四是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拜访东风集团座谈会精神,将我市13家零部件企业推荐给东风集团。

  6.关于“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攻坚力度减弱”问题。

  整改推进情况:一是强化跟踪督导,开展现场督办,剩余任务正在稳步推进中。二是加强汇报争取,工信部、省经信厅有关领导来宜调研督导工作进展,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问题。

  7.关于“破解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难题有差距”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强化统筹调度,定期召开调度会、推进会,加强跟踪督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压实应用责任,印发《2024年磷石膏综合利用工作要点》,明确重点领域磷石膏产品应用任务。三是加强宣传推广,组织30家宜昌磷石膏综合利用企业代表参加“2024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暨第六届中国混凝土展”,荣获展会“最受欢迎新技术奖”。

  8.关于规划统筹不够”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聚焦全年“进规”目标建立中小企业培育数据库,1-7月全市新增进规企业140家,完成全年目标的82.4%。二是兑现“进规”奖励资金200万元、“专精特新企业”专项资金610万元;三是开展“惠企强产创典范”政策直播8期,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四上”培育贷。四是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建立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库。五是充分利用国家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机遇,引导培育更多科技型企业。

  9.关于电力要素保障不够到位”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印发《宜昌市2024年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全力做好重点项目电力要素保障工作,为全市多场大型演出活动保电护航。二是协调组织国网宜昌供电公司上门宣讲新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为50余家重点工业企业开展专业能效诊断,提供基本电费调整等建议,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三是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推动夷陵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纳入“四个重大”推进落实机制,主动为全市重要及民生用户开展用电安全管理培训。该问题已完成整改并销号。

  10.关于“双千服务平台功能发挥不够”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认真分析办件滞后的原因,持续落实分级督办机制,提升办理效率。二是跟踪督办长阳某公司提出的审批问题,已办结。三是印发《2024年度“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活动市直单位服务企业清单》,14个县市区服务企业信息均导入市平台,已形成“大双千”服务格局。

  11.关于小微企业认定服务不够便捷高效”问题

  整改情况:依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全面清理纠正为企业自身争取有关优惠政策等提供证明的文件精神(国统字〔2016〕18号),于2024年7月1日起停止办理小微企业认定工作,并多渠道做好公示告知工作。

  12.关于“督促化工园区问题整改不到位”问题

  整改情况:建立了整改工作推进机制,逐项整改、验收销号。截至2024年9月,57项问题已完成整改38项,剩余19项正按要求有序推进整改。

  13.关于“化解船舶行业安全生产隐患不力”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印发《2024年全市国防科技工业、民爆和船舶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对船舶企业行业“三高一密”重点抽查中发现隐患问题10处,在日常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问题33个,已全部完成整改。二是邀请中国船级社武汉分社、市船检部门对各船舶企业开展质量与安全培训,培训专技人员20人次,指导开展应急演练9场。三是在枝江市建成全省第一个安全可视化示范厂区。

  14.关于“党组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严不细”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组织学习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相关规定,研究部署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印发2项工作要点,制定16项主体责任清单。二是研究部署清廉机关建设,建立了10项重点任务清单。

  15.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压力传导递减”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进一步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进一步强化压力传导,层层压实责任。二是建立党组书记、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科室负责人为主体的问题线索发现研判机制,实时研判风险隐患,督促领导班子成员履行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三是按规定完成了10名廉政风险人员信息采集,65人违纪风险点排查,累计制定300余条防范措施,领导班子成员对干部廉政信息及风险防控逐一审定。

  16.关于“部分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有差距”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分管负责同志对二级单位全体干部职工讲授了专题廉政党课。二是分管负责同志对二级单位班子成员逐一开展了廉政谈话。三是二级单位党支部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开展党规党纪学习教育,支委班子成员分别对7名重点岗位人员开展了谈心谈话。四是对受处分的干部建立了帮扶机制,定期了解思想情况及工作情况。

  17.关于“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有差距”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党组书记及领导班子成员,累计对10人次运用“第一种形态”,推动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性开展监督,并将运用情况纳入个人述责述廉报告。二是党组书记对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谈心谈话,听取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工作情况汇报。

  18.关于“机关纪委书记未按要求专职化”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已实现专职化;二是专职化以后,已对机关和二级单位重点工作开展了监督检查。三是按照规定列席了局党组会议。四是已按照规定建立了科级以下干部廉政档案。

  19.关于房屋出租管理不到位,造成国有资产损失”问题

  整改情况:房产已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移交。局党组就日常管理不到位问题对4名责任人开展了约谈提醒。

  20.关于企业虚报套取补贴资金,部门审核把关责任虚化”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经市、区两级工作专班核查处理,已从两家涉事企业追回专项资金22.49万元、7.68万元。同时,对其后续尚未拨付专项资金的申请予以驳回,取消2023年度专项资金申报资格。二是局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对分管领导开展了谈话提醒,对科室负责同志开展了批评谈话。三是暂停涉事第三方机构2024年、2025年磷石膏综合利用核查资格。四是进一步规范资料台账,并完善专项资金申报程序,强化源头追溯,确保审核流程严谨,加强监管,防止类似问题再发生。

  21.关于“制定的补贴政策存在漏洞”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按程序修订了《宜昌市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地标的若干政策措施》,对“新获注册证并在我市投产的第二类医疗器械和诊断试剂”一次性奖励标准从100万元调整至30万元。二是设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服务对象满意度等评价指标,制定资金绩效目标。三是问题涉及的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随着前期投入逐渐完成,新产品量产,2023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7%;2024年1-7月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

  22.关于对专项项目资金跟踪问效不够”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问题涉及的某电缆技改项目符合当时资金申报条件,后因该企业实际控制人涉嫌刑事犯罪,公司从2021年起逐步压缩生产性业务,转为资产及厂房租赁,设备闲置。二是问题涉及的某设备制造企业技改项目2021年项目投产达效,符合当时资金申报条件。后因企业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大多在江浙等沿海地区,企业出于自身发展需要,于2023年搬迁到外省。三是我局对2020年以来获得市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全面自查、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项目绩效评价,对已完工的项目开展项目验收,规范项目资金管理。

  23.关于担当作为不够”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持续推进“7+N”高效工作推进机制和“市经信局+县市区+项目业主”三级目标调度机制,严格落实“四个重大”工作机制。二是全力争取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加快把政策红利转化为项目投资实效。三是借力“三函三单”工作机制,围绕重要环节、重大问题协调调度,用攻坚态度保障项目快速推进、加速落地。某产业园项目用地已经确定。

  24.关于斗争精神不强”问题

  整改情况:有关国有资产已依法收回,并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移交。

  25.关于干部配备不及时”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对市经信局干部队伍结构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分析研判。二是已按程序将3个空缺的正科职岗位选配到位。

  26.关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不规范”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认真组织学习《干部人事档案收集归档规定》。二是对人事档案进行全面清查,整理了人事档案工作清单。三是对干部履历表和人事档案专审表再次进行清查,全体在职干部已补齐干部履历表和人事档案专审表。

  27.关于“组织生活会不够规范”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机关二支部组织召开支委会研学《组织生活会及民主评议党员规范》,针对反馈的问题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汲取教训。二是机关党委组织学习了组织生活会及民主评议党员规范。

  28.关于“双重组织生活会落实不到位”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了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规定;二是组织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有关党组成员就反馈问题认真开展了自我批评,制定了整改措施。

  29.关于“发展党员不够规范”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培训,通报发展党员存在的问题,规范工作程序;二是对目前发展党员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

  四、下一步整改工作安排

  一是坚定不移抓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抓好主体责任落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的工作安排,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政策研究、深入谋划项目、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巡察整改成果落地落实,全面提升工作水平。

  二是持续深入抓整改落实。根据整改事项完成情况,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打好整改反馈问题清零“攻坚战”和成果转化“持久战”。对已经完成整改的问题,保持持续关注,对需持续整改或尚未完成整改的问题再强措施,紧盯不放,确保问题整改早日见底清零。

  三是全面统筹抓建章立制。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切实做到举一反三、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坚持从思想政治上看问题,从纪律作风上找原因,从典型问题上建制度,深挖问题根源,找准机制上的“症结”,全面完善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落实到位。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公开期限:2024年12月9日至2025年1月3日。联系方式:电话0717-6230622(工作日8:30—17:30);通讯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桃花岭6号,邮政编码:443000;电子邮箱:526474279@qq.com。

              中共宜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 

             2024年12月9日